死亡中的湖





死亡中的湖 In death lake
錄像裝置 video installation
4' 52"
2009

這件作品直接關係的是關於一個觀看的現場,我挑選了展場中一處久未發生變動的----一個擺置美術系使用過的大型石膏像的臨時倉庫;做為想像的最初模型,使這些原就存在現場的雕像文件化。這個擺置石膏像的地方位於北藝大地下美術館中一處不算小的角落,空間尺寸大約435cm x 245cm x642cm,據說這些雕像是美術系早期由法國羅浮宮訂購來給學生做課堂繪畫操演使用的,而近來或許因種種學院中課程的更動而漸漸變的不被需要,時間久了就被擱置在這個地方;牆的另一面就是學生們平時展出作品的地方,石膏像構成的區域與展場中其他不斷更動的作品空間彷彿成了兩個不同密度與壓力的空間一般,於是從「水」的空間感開始,我把它想像成一個湖,而湖面的形成是因為一些與展場毫無關係的事件所造成,這些久未被使用的物件在此成為了一個不被需要的過剩存在;厚厚的灰塵與擺置的位置使它看起來像湖底的沉船遺蹟一樣古老。
我在此擬作了一個短篇的文本,故事大致是關於記憶中的一場大雨與空間如何形成了一座我們在現場看不到的湖面,而之所以看不到是因為空間原有的條件使然,似乎只能藉由空氣中的氣味或是爬上至某個高度才可清楚窺見湖面全貌,而上述卻又是一個現場的不可為,於是只能憑藉著影像與虛擬文本的共構去想像這看似不可能在現場發生的事情。影像中我以一個潛水探勘的角色潛入,像是在搜索什麼似的於空間內(湖底)穿梭,希望藉由影像模擬出湖底勘查的一些特徵,想像能夠使我們對於身邊週遭的空間得以進入一個更為開放感知與專心面對的狀態。

Come to pass 大風景地 展場

穿越者之屋




穿越者之屋 Pass-through structure
錄像裝置 video installation
6' 12"
2009

這個被我當作屋子看待的洞,就像是時間之流的沉澱物。

在我們可見的實體世界當中;事物或空間總是由一個建構的動作所展開的(人為或非人為),而我的創作中總習慣於在每一個已被構建好的空間中尋找缺口,那些缺口或許是由種種自然現象所堆疊而成,是種迎向毀壞傾倒的過程性必然;卻也同時是我得以開展想像與創作萌芽的角落。

偶然在淡水線竹圍捷運站旁,我發現了一個似乎不屬於任何一處的空間----- 一個長期積水的涵洞。四周總是熙來攘往、不斷有人車經過,其他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我將此處看成一間屋子,只是沒有門,或說它是空心的,容納各種生活、或往返於此的人,但同在一個屋簷下的時間也僅止於短暫的經過,幾乎可說是沒有任何可辨識的關係,唯一的關係應該就是同時經過這屋子下所結構出來的一種抽象巧合而已。而這裡也像是都市中的遺忘之所,可能只被短暫穿越的人所閱讀,原本僅存的機能性,也漸被積水與排水溝滲漏所吞沒,彷如不相干似的;在鄰近的喧囂之外獨自做為支撐此處繁榮的硬體,卻寧靜的無涉於其他。
起初令我勾勒想像形貌的,是只在一些因為車身過高非通過不可的車輛要通過時,才會被使用及穿越的積水的涵洞。基於這涵洞週遭場域的大量被使用與流動性,發現了此處對比於其他區域的漠然存在;說起來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理由,但我確實發覺了,除了積水的涵洞外,其他鄰近的空間,像是馬路、捷運軌道、休閒的腳踏車及行人穿越道、乃至於一旁長期排放污水流通的大排水溝,總是在日子當中,被這裡的生物活動經過、穿越,而這個積水的涵洞則不屬於此間的任何一處;或與其他有所聯結,就像是一個獨立的世界一樣寧靜。她從來只是靜靜的在那,積著水。而我想藉著對此處的思考,用薄質化的影像粒子賦予這個空間位址一個狀態,在低度功能性以外的;一個近於「被想像」的存在狀態,對應於其總是被「穿越」、「經過」的空間意涵,或許可以藉由一個試圖涉水穿越涵洞牆面的身體而提升到某個非現實的被動狀態;在影片中,對於一個我們總是不太留意的地方,試圖表現某種:「在日常中,卻又於某個瞬間抽離日常的想像空間」;影片前段在於陳述這個空間存在的條件及狀態,中段開始意圖使原先非常現實感的影像產生脫離日常的錯位,而我認為有趣的是我們卻不因這個抽離而離開現實,反而因為這個抽離的動作而對日常的空間與事物有了一種更為專心的狀態。